喜迎二十大 聚力中化丨狠抓糧食生產,端牢手中飯碗——衡東縣推進糧食生產工作紀實
衡陽日報全媒體記者唐翔 通訊員許思思 丁建設
記者近日從衡東縣獲悉:今年該縣確定了糧食播種面積要穩定在88萬畝以上、總產量穩定在40萬噸以上的糧食生產總目標。當前該縣糧食生產工作取得了較大的突破,為今年該縣糧食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創建5個縣級萬畝雙季稻示范片
作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省產糧大縣,今年省、市下達衡東縣早稻生產任務29萬畝、早稻集中育秧任務22萬畝。為確保全面完成省、市下達的目標任務,該縣自加壓力,設定了30萬畝早稻、22萬畝集中育秧的目標任務,并將任務分解到鄉鎮、到村組、到人、到丘。截至目前,該縣超額完成自定早稻生產任務,并新增連棟鋼架大棚等專業性大棚育秧22處,大棚面積5萬余平方米。
同時,該縣加快糧食產業協同創新發展,積極打造“一鄉一品”“一村一品”區域優勢大米品牌,重點創建了霞流、白蓮、洣水、大浦、石灘5個縣級萬畝雙季稻示范片,總面積達6萬余畝;創建了30個鄉鎮級千畝示范片,總面積達4萬余畝。
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措施
衡東縣有耕地面積68萬畝,大部分分布在丘陵山區地帶,由于水資源的匱乏及自然災害等原因,造成一定程度的常年性拋荒。該縣聚焦糧食生產弱項短板,強化工作措施,緊盯目標任務真抓實干,2020年復墾復種3.03萬畝,2021年復墾復種1.4萬畝,獲評2021年“全省耕地拋荒治理先進縣”。
今年是三年耕地拋荒治理最后一年,在前兩年的拋荒治理基礎上,該縣組織召開了2022年春耕生產暨拋荒耕地治理現場推進會,對拋荒治理工作作進一步調度安排,要求各鄉鎮對轄區內耕地拋荒情況開展全面摸底排查,將排查工作落實到村組到田塊,一戶一戶查,一塊一塊查,確保不重復不遺漏。各鄉鎮同時對照摸排臺賬實行銷號制。
整合惠農補貼資金1000多萬元
按照讓農民種糧有利可圖、提升農民種糧積極性、保障農民增產增收的目標要求,該縣出臺了《衡東縣2022年糧食生產工作實施方案》《衡東縣2022年糧食生產獎勵辦法》等文件,整合耕地地力補貼、糧食適度規模經營補貼等系列惠農補貼資金,加大獎補力度,共計整合惠農補貼資金1000多萬元,引導和鼓勵農戶發展糧食生產,最大限度發揮政策激勵效應。
為今年穩產多產開好頭、起好步,衡東縣農業農村局組織全體技術人員常態化深入鄉鎮生產一線,指導各鄉鎮制定糧食生產工作方案,出臺糧食生產措施,開展集中育秧與早稻生產管理。同時按照一對一包鄉鎮的模式,對全縣的糧食生產工作進行全方位的服務,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推廣優質高產水稻新品種,嚴把種子糧食安全關等,為該縣雙季稻生產、糧食生產提供堅實的后勤保障。
推進農業機械化生產
在榮桓鎮南灣村稻油輪作“三化”技術示范點,一輛油菜收割機在田地里來回穿梭,一次性完成秸稈粉碎、菜籽分離等工作。不到半個小時,近3畝油菜已然收割完畢。通過現場測產,示范點的油菜(畝)產量332.4斤,增產明顯。
近年來,衡東縣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重要農產品保障戰略,將油菜機收減損工作擺在“三農”工作突出位置來抓,牢固樹立“減損就是增產意識”,壓實壓緊工作責任,落實落細農機管理服務措施,大力提升油菜機械化收獲質量,最大可能降低油菜機收損失,最大程度實現顆粒歸倉。今年力爭全縣油菜機收損失率降低3個百分點左右。
記者近日從衡東縣獲悉:今年該縣確定了糧食播種面積要穩定在88萬畝以上、總產量穩定在40萬噸以上的糧食生產總目標。當前該縣糧食生產工作取得了較大的突破,為今年該縣糧食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創建5個縣級萬畝雙季稻示范片
作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省產糧大縣,今年省、市下達衡東縣早稻生產任務29萬畝、早稻集中育秧任務22萬畝。為確保全面完成省、市下達的目標任務,該縣自加壓力,設定了30萬畝早稻、22萬畝集中育秧的目標任務,并將任務分解到鄉鎮、到村組、到人、到丘。截至目前,該縣超額完成自定早稻生產任務,并新增連棟鋼架大棚等專業性大棚育秧22處,大棚面積5萬余平方米。
同時,該縣加快糧食產業協同創新發展,積極打造“一鄉一品”“一村一品”區域優勢大米品牌,重點創建了霞流、白蓮、洣水、大浦、石灘5個縣級萬畝雙季稻示范片,總面積達6萬余畝;創建了30個鄉鎮級千畝示范片,總面積達4萬余畝。
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措施
衡東縣有耕地面積68萬畝,大部分分布在丘陵山區地帶,由于水資源的匱乏及自然災害等原因,造成一定程度的常年性拋荒。該縣聚焦糧食生產弱項短板,強化工作措施,緊盯目標任務真抓實干,2020年復墾復種3.03萬畝,2021年復墾復種1.4萬畝,獲評2021年“全省耕地拋荒治理先進縣”。
今年是三年耕地拋荒治理最后一年,在前兩年的拋荒治理基礎上,該縣組織召開了2022年春耕生產暨拋荒耕地治理現場推進會,對拋荒治理工作作進一步調度安排,要求各鄉鎮對轄區內耕地拋荒情況開展全面摸底排查,將排查工作落實到村組到田塊,一戶一戶查,一塊一塊查,確保不重復不遺漏。各鄉鎮同時對照摸排臺賬實行銷號制。
整合惠農補貼資金1000多萬元
按照讓農民種糧有利可圖、提升農民種糧積極性、保障農民增產增收的目標要求,該縣出臺了《衡東縣2022年糧食生產工作實施方案》《衡東縣2022年糧食生產獎勵辦法》等文件,整合耕地地力補貼、糧食適度規模經營補貼等系列惠農補貼資金,加大獎補力度,共計整合惠農補貼資金1000多萬元,引導和鼓勵農戶發展糧食生產,最大限度發揮政策激勵效應。
為今年穩產多產開好頭、起好步,衡東縣農業農村局組織全體技術人員常態化深入鄉鎮生產一線,指導各鄉鎮制定糧食生產工作方案,出臺糧食生產措施,開展集中育秧與早稻生產管理。同時按照一對一包鄉鎮的模式,對全縣的糧食生產工作進行全方位的服務,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推廣優質高產水稻新品種,嚴把種子糧食安全關等,為該縣雙季稻生產、糧食生產提供堅實的后勤保障。
推進農業機械化生產
在榮桓鎮南灣村稻油輪作“三化”技術示范點,一輛油菜收割機在田地里來回穿梭,一次性完成秸稈粉碎、菜籽分離等工作。不到半個小時,近3畝油菜已然收割完畢。通過現場測產,示范點的油菜(畝)產量332.4斤,增產明顯。
近年來,衡東縣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重要農產品保障戰略,將油菜機收減損工作擺在“三農”工作突出位置來抓,牢固樹立“減損就是增產意識”,壓實壓緊工作責任,落實落細農機管理服務措施,大力提升油菜機械化收獲質量,最大可能降低油菜機收損失,最大程度實現顆粒歸倉。今年力爭全縣油菜機收損失率降低3個百分點左右。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