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寶蓋:發展夏秋茶,助農穩增收
衡陽日報5月24日訊(文/全媒體記者張文凱 圖/全媒體記者張志偉)春茶開采后,“休養”了一月的茶園再一次“醒來”,進入了夏茶生產的旺季。5月18日早上6時開始,住在周邊的百余村民涌進位于衡南縣寶蓋鎮幸福村的寶蓋幸福有機茶場開始采摘鮮葉。寶蓋幸福有機茶場的場長劉啟告訴記者:“他們一般從日出采摘到日落??紤]到中午太陽大,會休息3個小時。平均每人每天能夠采摘13斤鮮葉,賺得130元勞務費。”

▲衡南縣寶蓋幸福有機茶場
夏茶的采摘一般從5月中下旬開始,分二次采摘。第一次夏茶采摘期為5月中下旬--6月下旬,第二次夏茶采摘期為7月上旬--8月中旬?,F在,寶蓋幸福有機茶場每天采摘的夏茶鮮葉,達到1500斤以上。
在衡陽 夏秋茶一直“少人問津”
夏秋茶,在衡陽這樣的綠茶主產區,因其苦味重、檔次低而長期被市場忽略。春季,茶樹的芽葉鮮嫩,內含物質豐富,香氣較高;夏季的芽葉由于受高溫強光干旱的影響,葉質粗而硬,多酚類物質、咖啡堿、花青素等含量較高,苦澀味重;秋季的茶葉,葉質與夏茶相似,但品質高于夏茶,低于春茶。
所以,傳統的春茶采摘結束后,茶園里的大量夏秋茶,會被商販以低價收走一部分,剩下的大量資源就會被白白浪費掉。


▲茶農們正在采摘夏茶鮮葉
寶蓋幸福有機茶場是湖南省現代茶葉產業技術體系湘南(衡陽)試驗站的展示基地。衡陽試驗站站長王正秋告訴記者,2019年,他曾經寫了一篇調查報告《衡陽市夏秋茶資源利用現狀與對策》,分析了衡陽市夏秋茶“少人問津”的現狀。“75%的茶企只做春茶,不做夏秋茶;夏秋茶80%的鮮葉留在樹上老化,造成資源極大浪費。2019年,全市夏秋茶產量700噸,產值9100萬元。”

他在文章中分析指出,造成衡陽夏秋茶采摘量和利用率低的原因有三個:一是與春茶相比,夏秋茶中的咖啡堿、兒茶素、花青素等苦澀味成分明顯增多,口感差;二是市場培育力度不夠,市場銷售多偏愛春茶;三是鮮葉的人工采摘成本高,茶葉生產的機械化程度偏低,造成生產成本過高、生產效益低下。
高投入 寶蓋積極開發夏秋茶
寶蓋幸福有機茶場是2017年開建的新茶場,茶園總面積968畝,是衡陽市最大的高標準連片的有機茶園。引種的茶樹皆是最適合在湖南省種植的良種,諸如碧香早、櫧葉齊、黃金茶一號等,它們的氨基酸含量高、水浸出物多、香高、色綠。今年春季,茶場的680畝茶園進入全面開采期,干毛茶產量達到12噸,其中名優茶8噸。

▲體驗夏茶采摘和制作
作為茶企,寶蓋幸福有機茶場一直嘗試著利用夏秋茶來生產紅茶。劉啟告訴記者:“用夏秋茶做成綠茶口感會差一些,但卻非常適合做成紅茶。7--9月的茶葉內含的茶多酚、咖啡堿等營養成分含量較高,而通過發酵可以去除其中的苦澀味,所以夏秋茶很適合加工成紅茶,而冬季又正是紅茶銷售的旺季。”

▲茶場引進了單人采茶機
在衡陽市農技服務中心的全程指導下,他們將曬青搖青工序移植于紅條茶工藝進行加工試驗示范,紅茶質量得到提高。其生產的寶蓋牌“福紅7號”有機紅茶2019年榮獲第十一屆省茶博會“神農茶祖杯”名優茶評比榮獲金獎。茶場又投入175萬元,購置了1套紅茶自動化生產線和其它配套設施,并于2020年6月投入生產。
作為衡陽試驗站的展示基地,寶蓋幸福有機茶場在全市茶企中先行一步,購置了茶園耕作和修剪、采摘等機械設備,開展機耕、機采、機剪機械化生產示范。他們啟動了茶園水、肥一體化項目,開展高效土肥管理技術示范。每季采茶前施一次有機氮肥,機采茶園增施菜枯等有機氮肥20%,茶園間種茶肥1號等綠肥,冬季覆蓋地膜以防凍、控草,全面推廣殺蟲燈、黃板和生物農藥等綠色防控措施......通過開展茶樹高產栽培示范,大大提高了茶葉單產,實現了規?;?、集約化生產目標。
為降低夏秋茶生產成本,他們投資186萬元,購買了綠茶全自動生產線,在滿負荷生產的情況下,一天可以處理6000斤夏秋茶鮮葉。今年3月,他們又投入70余萬元購買了茶葉光波色選機。這是衡陽市最先進的一臺茶葉色選機,它可以利用高清晰的CCD光學傳感器對茶葉進行精選,將茶葉中茶梗、次品與正品進行分離,每天可機械揀剔10余噸干毛茶。與人工揀剔相比,省工、省時、效率高、加工成本低,最大化提高了茶葉品質和經濟效益。
夏秋茶 期待迎來“春天”
在“精準扶貧”的旗幟引領下,貴州、安徽、四川、湖南等茶產區,紛紛瞄準“夏秋茶”,將其作為促進茶農增收的有力措施。

▲茶場生產的有機茶品類繁多
近五年來,衡陽也加強了對夏秋茶的開發利用,各茶企開展了紅茶、白茶、黑茶、烏龍茶、茉莉花茶及茶食品等產品的加工與研發,改變了我市茶葉多年來品類單一的局面。此外,夏秋茶也可以制作成大宗綠茶,供眾多賓館、酒樓和大小會議使用。
大量地采摘夏秋茶,對周邊的茶農來說,也將新添一筆不錯的收入。居住在寶蓋幸福有機茶場附近的村民廖細妹,白天在茶園里采摘鮮葉,晚上又到加工車間做事,一天下來能有300元左右的收入。一年春夏秋三季,通過在茶場務工,她能賺到5萬元左右。她很高興地告訴記者,只要勤奮努力,在茶場做事比到外地打工還要好得多,既賺到了錢,又照顧到了家里。寶蓋幸福有機茶場自建園以來,為當地解決剩余勞動力就業60余人,并帶動基地周邊300多農戶從事茶葉種植及加工生產。
王正秋告訴記者,生產夏秋茶,對來年春茶生長也有好處。茶諺有云:“頭茶不采,二茶不發,頭年不采,二年不發。茶不采不發,越采才越發。”所以,“只要加強茶園的肥培管理力度,采摘制作夏秋茶,必然給衡陽茶業帶來巨大的利潤。”他算了一筆賬:按畝產百斤干茶和春夏秋三季茶的比例4∶3∶3,全市17萬畝茶園則可生產夏秋茶5100噸。按每噸8萬元的價格計,可創造產值4.08億元,經濟效益巨大。
大力發展夏秋茶,不斷提高茶園下樹率,讓綠色產業釋放長效“紅利”,必將為衡陽茶產業注入新的活力,同時也是衡陽作為傳統茶產區實現鄉村振興的強大助力,從而走上一條“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的發展新路。

▲衡南縣寶蓋幸福有機茶場
夏茶的采摘一般從5月中下旬開始,分二次采摘。第一次夏茶采摘期為5月中下旬--6月下旬,第二次夏茶采摘期為7月上旬--8月中旬?,F在,寶蓋幸福有機茶場每天采摘的夏茶鮮葉,達到1500斤以上。
在衡陽 夏秋茶一直“少人問津”
夏秋茶,在衡陽這樣的綠茶主產區,因其苦味重、檔次低而長期被市場忽略。春季,茶樹的芽葉鮮嫩,內含物質豐富,香氣較高;夏季的芽葉由于受高溫強光干旱的影響,葉質粗而硬,多酚類物質、咖啡堿、花青素等含量較高,苦澀味重;秋季的茶葉,葉質與夏茶相似,但品質高于夏茶,低于春茶。
所以,傳統的春茶采摘結束后,茶園里的大量夏秋茶,會被商販以低價收走一部分,剩下的大量資源就會被白白浪費掉。


▲茶農們正在采摘夏茶鮮葉
寶蓋幸福有機茶場是湖南省現代茶葉產業技術體系湘南(衡陽)試驗站的展示基地。衡陽試驗站站長王正秋告訴記者,2019年,他曾經寫了一篇調查報告《衡陽市夏秋茶資源利用現狀與對策》,分析了衡陽市夏秋茶“少人問津”的現狀。“75%的茶企只做春茶,不做夏秋茶;夏秋茶80%的鮮葉留在樹上老化,造成資源極大浪費。2019年,全市夏秋茶產量700噸,產值9100萬元。”

他在文章中分析指出,造成衡陽夏秋茶采摘量和利用率低的原因有三個:一是與春茶相比,夏秋茶中的咖啡堿、兒茶素、花青素等苦澀味成分明顯增多,口感差;二是市場培育力度不夠,市場銷售多偏愛春茶;三是鮮葉的人工采摘成本高,茶葉生產的機械化程度偏低,造成生產成本過高、生產效益低下。
高投入 寶蓋積極開發夏秋茶
寶蓋幸福有機茶場是2017年開建的新茶場,茶園總面積968畝,是衡陽市最大的高標準連片的有機茶園。引種的茶樹皆是最適合在湖南省種植的良種,諸如碧香早、櫧葉齊、黃金茶一號等,它們的氨基酸含量高、水浸出物多、香高、色綠。今年春季,茶場的680畝茶園進入全面開采期,干毛茶產量達到12噸,其中名優茶8噸。

▲體驗夏茶采摘和制作
作為茶企,寶蓋幸福有機茶場一直嘗試著利用夏秋茶來生產紅茶。劉啟告訴記者:“用夏秋茶做成綠茶口感會差一些,但卻非常適合做成紅茶。7--9月的茶葉內含的茶多酚、咖啡堿等營養成分含量較高,而通過發酵可以去除其中的苦澀味,所以夏秋茶很適合加工成紅茶,而冬季又正是紅茶銷售的旺季。”

▲茶場引進了單人采茶機
在衡陽市農技服務中心的全程指導下,他們將曬青搖青工序移植于紅條茶工藝進行加工試驗示范,紅茶質量得到提高。其生產的寶蓋牌“福紅7號”有機紅茶2019年榮獲第十一屆省茶博會“神農茶祖杯”名優茶評比榮獲金獎。茶場又投入175萬元,購置了1套紅茶自動化生產線和其它配套設施,并于2020年6月投入生產。
作為衡陽試驗站的展示基地,寶蓋幸福有機茶場在全市茶企中先行一步,購置了茶園耕作和修剪、采摘等機械設備,開展機耕、機采、機剪機械化生產示范。他們啟動了茶園水、肥一體化項目,開展高效土肥管理技術示范。每季采茶前施一次有機氮肥,機采茶園增施菜枯等有機氮肥20%,茶園間種茶肥1號等綠肥,冬季覆蓋地膜以防凍、控草,全面推廣殺蟲燈、黃板和生物農藥等綠色防控措施......通過開展茶樹高產栽培示范,大大提高了茶葉單產,實現了規?;?、集約化生產目標。
為降低夏秋茶生產成本,他們投資186萬元,購買了綠茶全自動生產線,在滿負荷生產的情況下,一天可以處理6000斤夏秋茶鮮葉。今年3月,他們又投入70余萬元購買了茶葉光波色選機。這是衡陽市最先進的一臺茶葉色選機,它可以利用高清晰的CCD光學傳感器對茶葉進行精選,將茶葉中茶梗、次品與正品進行分離,每天可機械揀剔10余噸干毛茶。與人工揀剔相比,省工、省時、效率高、加工成本低,最大化提高了茶葉品質和經濟效益。
夏秋茶 期待迎來“春天”
在“精準扶貧”的旗幟引領下,貴州、安徽、四川、湖南等茶產區,紛紛瞄準“夏秋茶”,將其作為促進茶農增收的有力措施。

▲茶場生產的有機茶品類繁多
近五年來,衡陽也加強了對夏秋茶的開發利用,各茶企開展了紅茶、白茶、黑茶、烏龍茶、茉莉花茶及茶食品等產品的加工與研發,改變了我市茶葉多年來品類單一的局面。此外,夏秋茶也可以制作成大宗綠茶,供眾多賓館、酒樓和大小會議使用。
大量地采摘夏秋茶,對周邊的茶農來說,也將新添一筆不錯的收入。居住在寶蓋幸福有機茶場附近的村民廖細妹,白天在茶園里采摘鮮葉,晚上又到加工車間做事,一天下來能有300元左右的收入。一年春夏秋三季,通過在茶場務工,她能賺到5萬元左右。她很高興地告訴記者,只要勤奮努力,在茶場做事比到外地打工還要好得多,既賺到了錢,又照顧到了家里。寶蓋幸福有機茶場自建園以來,為當地解決剩余勞動力就業60余人,并帶動基地周邊300多農戶從事茶葉種植及加工生產。
王正秋告訴記者,生產夏秋茶,對來年春茶生長也有好處。茶諺有云:“頭茶不采,二茶不發,頭年不采,二年不發。茶不采不發,越采才越發。”所以,“只要加強茶園的肥培管理力度,采摘制作夏秋茶,必然給衡陽茶業帶來巨大的利潤。”他算了一筆賬:按畝產百斤干茶和春夏秋三季茶的比例4∶3∶3,全市17萬畝茶園則可生產夏秋茶5100噸。按每噸8萬元的價格計,可創造產值4.08億元,經濟效益巨大。
大力發展夏秋茶,不斷提高茶園下樹率,讓綠色產業釋放長效“紅利”,必將為衡陽茶產業注入新的活力,同時也是衡陽作為傳統茶產區實現鄉村振興的強大助力,從而走上一條“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的發展新路。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