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dndxl"></span>

    <address id="dndxl"><address id="dndxl"><listing id="dndxl"></listing></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dndxl"><listing id="dndxl"><menuitem id="dndxl"></menuitem></listing></address>
      <address id="dndxl"></address>

      五制一平臺:推著項目“加速跑”


        ▲衡陽瑪雅海灘水公園項目,工地上機器轟鳴,運輸車輛往來穿梭,各項建設正有條不紊進行。

        衡陽日報5月24日訊(全媒體記者 文/向吟吟 圖/羅茂盟)初夏時節,衡州大地處處升騰著發展的熱浪,時時跳動著奮進的脈搏。

        4月19日,總投資超4億元、占地68.5畝的金杯電工衡陽電纜有限公司擴建項目開工。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國內首家輕量化新能源汽車用電線生產基地。


        ▲衡東縣雁翔湘實業有限公司年產1200萬重量箱超白光伏和超薄電子玻璃項目現場,工人們緊張有序安裝、調試設備。

        4月21日,衡東縣雁翔湘實業有限公司年產1200萬重量箱超白光伏和超薄電子玻璃項目現場,工人們搶抓晴好天氣,安裝、調試設備。該項目填補了湖南空白,全部投產后預計年產值20億元以上,年創稅1億元以上。

        5月11日,2022年全省第一批省級招商引資重大項目簽約暨衡陽市專場集中簽約儀式舉行。我市21個重大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額185.8億元,總引資額159.8億元。其中,工業制造業項目16個,占比高達76%。

        ......

        衡陽這座活力之城,正在成為大項目、好項目爭相落地的熱土。從氣氛熱烈的簽約會場到熱火朝天的建設現場,接續不斷傳出城市拔節生長的聲音。

        今年以來,我市聚焦“中心”發力,不斷發起項目招引、簽約、落地、開工、建設的強大攻勢。在“聚力中心化攻堅年” 大抓產業、抓大產業,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工作導向下,在重大項目建設“五制一平臺”制度的護航和推動下,一批批重點項目全速推進,“質”“量”齊飛, 為推進“三強一化”建設積蓄了更多力量。

        比學趕超以“亮劍”精神加快項目推進

        4月21--22日,我市舉行一季度經濟運行分析暨重大項目現場觀摩會,這是推行“五制一平臺”以來的第二場觀摩會,是“現場觀摩制”的具體實踐。

        在重點項目承諾機制和規模榜單制的推動下,我市不斷強化專班工作機制,堅持“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打造項目建設的“專屬團隊”,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重大項目加快落地推進。預計全年實施重點建設項目320個以上,完成投資1100億元以上,同比增長28%。其中,首批267個重點項目投資總規模達248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760億元,同比增長25%。

        在此次現場觀摩活動中,我市歸集梳理了57個達產達效項目,并從中優選了12個重大產業項目接受“檢閱”。這些觀摩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43.8億元,涉及電子信息和數字經濟、高端制造、新能源汽車、新物流、新文旅、新材料等多個領域,年產值超過710億元,年新增稅收約18億元。


        ▲韶能抄紙項目生產車間,平均每分鐘就有15米生活用原紙生產下線。

        在耒陽經濟開發區,韶能抄紙項目建設規模為50萬噸/年生活用原紙,總投資30億元,年總產值40億元,年稅收約3.5億元。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已建成投產,結束了“紙都”耒陽“無紙”的歷史;坐落于衡東經濟開發區的廣信科技年產2萬噸有機硅新材料建設項目,總投資1.8億元,其產品彌補了國內高端有機硅材料生產的空白,改變了我國長期依賴進口高端有機硅材料的現狀......

        可以看出,這些項目都是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延伸產業鏈條的大項目、好項目,或是在關鍵領域形成絕對優勢,或是打破國外壟斷,令人精神振奮。本次現場觀摩,讓各縣(市)區和園區在亮家底、曬成績的同時,以觀摩促交流、以交流促評比、以評比促提升,拿出“亮劍”精神加快項目推進。

        “云平臺”調度數字賦能提升項目服務效能

        “時間:5月20日,星期五,10:48;地點:船山時間谷鐘表產業園;項目總投資:50億元,累計投資完成率:52.2%......”電腦屏幕上井然有序地顯示著一組組數據,而在屏幕右側則顯示著該項目工地的實時監控畫面。當天,記者在市重點建設項目事務中心辦公電腦上看到的這一幕,正是“五制一平臺”的“云績效、云督查”平臺中的一項內容。

        去年11月10日,市委、市政府開發的數字化管理應用平臺----“云績效、云督查”平臺正式投入運行。

        以數字化賦能黨委、政府決策、調度、考核等各項管理工作,在全省屬于首創,該平臺同步建成了包括“云臺賬、云跟蹤、云評判、云督辦”等內容的重大項目“云調度”平臺子系統。通過“招商引資”模塊,可以對招商引資項目的累計入庫、簽約、履約、到位資金等情況進行大數據分析,做到“及時預警、提前介入”。通過“項目建設”模塊,可以對“五制”組織實施進行動態跟蹤管理,對項目建設推進情況定期梳理統計、交辦督辦,實行“掛賬銷號”。通過“在線監控”設備,對接“云平臺”數據庫和“項目建設”模塊,可以實時直播項目建設進度,對項目建設進行“云監工”。

        目前,“云績效、云督查”平臺已實現對20余家省、市重點工程項目建設現場的實況監測。

        市重點建設項目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該平臺,各級領導可以即時有效掌握全市發展新動態,快速了解項目最新進展,還可通過在線批示、即時連線等方式,對相關部門、機構、人員進行指揮調度,全力破除全市重大項目落地中的“難點、痛點、堵點”,真正讓服務效能快起來,讓項目建設跑起來。

        清單管理推動項目建設“加速跑”

        4月27日,在松木經開區內,比亞迪產業園區新建增容供電線路竣工驗收;28日,三條總容量26000KVA的供電線路正式通電,標志著園區內4個生產車間電力保障大幅度增強。擴容后,比亞迪車燈廠月產能可達5萬車付,月產值將突破2億元。

        為解決電力增容的問題,市松木投聯合雁能公司,嚴格按照供電節點倒排工期,加強協同配合,創新融資模式,暢通資金渠道,以最快的速度啟動建設工作,將成果在工期內完美交付。

        “衡陽營商環境非常好,自項目開工以來,衡陽市委、市政府和松木投給了很多的幫扶政策,并成立了專班推進項目建設,有任何困難和問題都能得到及時解決。”公司負責人說。


        ▲衡陽比亞迪智能制造產業園,車間熱火朝天,工人們在車燈裝配作業線上忙個不停。

        像“娘家人”一樣提供服務,推動總投資30--50億元的衡陽比亞迪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加速跑”,是我市依托“五制一平臺”推動重點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的一個縮影。

        5月12日,在衡山齒輪有限責任公司齒輪遷建項目生產車間內,機器快速運轉,員工們戴著口罩有序工作。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齒輪遷建項目總投資規模8億元,主要生產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精密齒輪、齒條、通用工業減速機等。目前,工程建設基本完成并進行試投產,全部投產后年產值將達2.5億元。“這與縣委、縣政府實施企業聯手幫扶是分不開的,是衡山縣營造的常態化、全方位的服務環境激發了企業發展的新動力。”

        在“五制一平臺”中,我市把清單管理作為推動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抓手。一季度,市、縣重大專班及相關職能部門共交辦重點項目問題130余個,辦結78個。通過集中力量攻堅,協調解決矛盾問題,比亞迪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衡山齒輪有限責任公司齒輪遷建項目、南岳學院搬遷轉設、中國五礦銅鉛鋅產業基地、華僑城來雁景區生態科技園等一批重大項目推進取得積極進展。

        據統計,截至4月底,各縣(市)區、市直園區承諾實施第一批重點建設項目267個,已完成投資283.7億元,為年計劃的37.3%;實施的55個省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170.11億元,為年計劃的39.61%,位居全省第二;市重點建設項目開工復工率93.1%,同比提高7.7個百分點。

        【名詞解釋】

        “五制一平臺”----“備案監督制”著重解決招商引資門檻、條件、政策的問題;“承諾兌現制”明確項目承諾范圍、承諾事項,重點解決項目進度問題;“清單管理制”將建立項目建設困難問題、解決措施和責任分工“三張清單”,精準摸排、定期梳理項目建設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規模榜單制”通過對備案項目、承諾兌現的計分排位,對排位先進的責任單位通報表揚等,營造氛圍,振奮精神,鼓舞干勁;“現場觀摩制”則在全市營造真抓實干、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更好地提升項目建設時效。依托現有“云督查”平臺完善“云調度”平臺,形成包括“云臺賬、云跟蹤、云評判、云督辦”等內容的重大項目調度平臺,對備案監督制、承諾兌現制、規模榜單制、清單管理制、現場觀摩制的組織實施進行動態跟蹤管理。

        繼2021年10月我市創新出臺《衡陽市重大項目建設“五制一平臺”實施方案》后,今年新春伊始,我市又下發了《衡陽市重大項目建設“五制一平臺”實施細則(試行)》,對相關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和細化,旨在充分發揮“五制一平臺”在重大項目建設中的支撐和推動作用,更好地推進我市產業項目建設快馬加鞭。

        【記者手記】

        一個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點,一批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極。

        面對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和經濟發展壓力,全市上下通過不斷細化“五制一平臺”,破解項目建設中的“難點”“痛點”“堵點”,以項目建設之“進”,保經濟發展之“穩”。

        接受采訪時,“專屬團隊”“娘家人”成為項目負責人口中的“高頻詞”,讓記者充分感受到各級職能部門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靠得住”的責任感,為聚力中心化、建設新衡陽貢獻自己一份力量的澎湃激情。

        透過一個個項目,我們也看到經濟建設者們不斷推進產業轉型、延伸產業鏈條、創新融資模式,在風險與挑戰中迎難而上、主動出擊,在“我的衡陽 我的奮斗”征途中全面發揮“頭雁效應”。

        風正時濟,自當破浪前行;任重道遠,更需快馬加鞭。全市一批好項目、大項目正全速推進、迸發勃勃生機,我們也期待更多項目在雁城大地續寫更多奮斗的動人故事,交出更加精彩的答卷。
      【編輯:王丹 雷昕】
      >>我要舉報

      衡陽日報電子報

      衡陽晚報電子報

      回頂部 到底部
      没有节制的索取

      <span id="dndxl"></span>

        <address id="dndxl"><address id="dndxl"><listing id="dndxl"></listing></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dndxl"><listing id="dndxl"><menuitem id="dndxl"></menuitem></listing></address>
          <address id="dndxl"></address>